舞蹈《象形之“中”》屡创佳绩,搭建中原文化与现代艺术桥梁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4-12-16 13:36
由原娜、朱俊创作的舞蹈《象形之“中”》获得2024首届黄河流域九省展演最高奖“彩陶奖”,成功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该作品也是唯一一个三人舞入围的作品。 该舞蹈以“造字圣人”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为原型,以男子三人舞呈现出了“汉字从何而来”的故事。整个舞蹈分为“四段式结构”,第一段落,以蜿蜒流动之形,演化出了“水”字;第二段落,以高耸壮阔之姿,演化出了“山”字;第三段落,以斗转星移之势,演化出了“日”字。第四段落,水、山、日这三个字合而为一,演化出了最重要的“中”字。 作为一个基层艺术工作者,“用舞蹈艺术解码中原文化”是原娜半生走来的艺术追求。在理论研究上,她发表国家级刊载文章5篇,省级20篇。在舞蹈创作上,2022年和2024年连续两届编排的舞蹈《三足问鼎》和《象形之“中”》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
、 舞蹈艺术焕发新生机,创新之路步履不停 “舞,乐也”,如今原娜依然在创作之路上展现着她对中原文化的长久热爱与持续发轫。“蹈,践也”,如原娜一样的众多河南基层艺术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在解码中原的文化创作之路上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家国情怀。厚重河南,在文化创新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原娜们”以舞沟通天地,以乐震荡灵魂,深扎人民生活,不断在中原厚重之土上绽放新花。
新时代应加强重大题材创作,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利用好数智时代工具,为文艺创作提供新思路、新创力、新场域、新构思、新局面。 重大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要兼顾政治与艺术表达,实现命题与作文的统一。文艺工作者应大胆探索艺术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开拓思维。 守正创新,与古为新。艺术创作并不是无限制、无边界的,创新要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上。“创作者要把握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总趋势,挖掘重大主题的精神内涵,打通自己和笔下人物的精神通道。”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