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资讯 >

安徽六安:致富有“鹿” 振兴有“数”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3-24 14:3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千多年前,《诗经·小雅·鹿鸣》以“鹿鸣”起兴,描写了群鹿欢鸣的场景,表达出一派祥和气象。如今,在安徽省舒城县庐镇乡黄柏村,“呦呦鹿鸣”已成为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真实写照,也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梅花鹿,进黄柏,穷山洼,有奔头!”在黄柏村的华盛鹿业养殖基地里,饲养着近百头梅花鹿。返乡创业能人杜奎正是基地的创始人。“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梅花鹿还兼具观赏价值,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希望通过养鹿来回报家乡,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杜奎说道。

  “呦呦……”3月20日一大早,鹿场传出阵阵鹿鸣声,几十只梅花鹿见有陌生人来,立即躲得远远地,这群梅花鹿身姿矫健、皮毛光亮,表情呆萌可爱。

  “我去年一共养殖 80 来只鹿,头茬鹿茸收获了40多副,当时的市场价格大约 1300 多元一斤,仅鹿茸一项收入便轻松突破了50000元大关。”杜奎一边介绍,一边展示他手上的账本,笑得眼睛眯成缝。

  杜奎手上的账本虽然简陋不堪,但记录的每一笔收支都一目了然,甚至四五年的数字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实际上,鹿场的经营底数早已镌刻在他灿烂的笑容里。

  杜奎增收的背后离不开六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杜奎经营的梅花鹿鹿茸、鹿茸血酒和鹿肉都注册了商标,为打开销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商标注册后,相关产品的销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销售形势一“鹿”上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舒城县黄柏村的杜奎,今天咱们在鹿圈里直播,带大家看一下梅花鹿,如果大家需要鹿产品的,大家可以点个关注”。为了进一步扩宽销路,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付洪与村两委引导杜奎积极探索线上销售,许多顾客通过线上积极采购鹿鞭、鹿茸、鹿胎膏等鹿产品,在打响鹿场知名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梅花鹿全身是宝,取鹿茸时流出的鹿茸血,兑成鹿茸血酒,每次差不多能兑个10瓶酒,价值接近2000元,这份收入基本能够保障饲料。”经过5年的发展,杜奎的鹿场从原先10头发展到了80多头,鹿茸、鹿血等可多次出售,每只梅花鹿年产值都不低,而且后期养殖成本不算高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也日益显现。

  “相对于牛羊养殖,梅花鹿耐粗饲、不挑食,不需要太多劳动力,饲料成本也比较低。一头鹿一年产一个崽,两个月出栏,能卖四千元到六千元,我一年效益大致在八万到十五万之间。今后,我要把梅花鹿养殖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更多的村民,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如今,黄柏村变成了鹿鸣呦呦、青山叠翠、山水致富的“绿色村”。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立足当下的利好形势,充分放大梅花鹿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文化融入,深入挖掘梅花鹿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把梅花鹿养殖基地打造成“科技+深加工+畜牧+旅游文创”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典范,为梅花鹿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领村民开辟出一条致富新“鹿”子。(王明礼 刘欣)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