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资讯 >

“驿”路有你,生生不息——便利店老板王燕的流量密码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4-21 17:05

  "小店经年守岁华,一驿花开客满家。无心栽得春风便,门满晨光与晚霞。"这首打油诗,正是王燕这十几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五十四岁的王燕,是湖北省宜城市文昌路上“王燕便利店”的老板。岁月虽在她眼角刻下细纹,却也沉淀出独到的生意经。

  驿路春风 客聚如潮

  清晨,阳光初照。王燕早早起床将昨晚刚到的一车快递包裹有序整齐地扫码入库,有序的摆在快递货架上。"王姐,我家孙女买的奶粉应该到了吧?"一位骑着电动车的阿姨还车子还没停稳就说道。王燕笑着从柜台下取出一个包裹:"在这儿呢,昨晚您发消息,知道你早上要取,特意单独找出来了。"阿姨连声道谢,顺手又买了一瓶酱油和两包纸巾。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王燕的便利店里已是常态。

  十年前,王燕和丈夫盘下这间临街的便利店时,满心憧憬着"小生意养家糊口"的日子。可随着周边超市越开越多,便利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有时一天的收入连水电费房租都抵不上。她曾整夜睡不着觉,盯着天花板算账:"难道真要关门吗?"直到那个偶然的契机,让这间不起眼的小店重获生机——她在宜城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李立亭的建议下,申请成为了社区的菜鸟驿站。

  巧思破局 点石成金

  转机出现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宜城烟草的客户经理李立亭来店里走访,见王燕愁眉不展,便半开玩笑地说:"您这儿地段不差,缺的是人气。现在大家网购多,要是能代收快递,店里还怕没人进门?"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王燕的迷茫。不久,王燕就联系了快递公司,置备大小货架做起快递驿站服务。

  起初并不顺利,快递堆积如山,取件人匆匆来去,很少消费。客户经理李立亭又给她支招:"您得把'流量'变'留量'!"他建议王燕在货架上贴暖心提示:"取件购物享九折",还帮她设计了一套"积分换购"方案。渐渐地,取快递的居民开始顺手带瓶水、买包烟,甚至有人专门来店里聊天:"王姐,你这儿有空调,冬暖夏凉,还能帮忙暂存生鲜水果!"

  王燕的"跨界经营"越做越活。她给独居老人免费保管药品快递,给学生代收习题册,夏天在门口摆上凉茶桶,冬天备着热饮水机。街坊们都说:"这哪是驿站,分明是咱社区的暖心站。"

  驿暖人间 生生不息

  如今,王燕的便利店招牌旁,"菜鸟驿站"的蓝色标志格外醒目。货架上的快递编号从001排到了500多,但更让她欣慰的是,货柜上的商品也在快速流动。早上有上班族来取件时带走牛奶,下午店铺附近有棋牌室,傍晚有宝妈们取了玩具快递后顺手买走酸奶和水果。去年冬天,她甚至添置了一台关东煮机,热腾腾的雾气里,总伴着取件人的说笑声。

  "以前觉得卖货是生意,现在懂了,做的是人情。"王燕一边擦拭着柜台,眼里一边闪着光。她计划着下半年把隔壁空铺租下来,扩大驿站经营面积。"王姐,您这驿站啊,快成社区枢纽站了!"客户经理李立亭打趣的说道。

  夕阳西下,便利店亮起温暖的灯光。一位骑电动车的小伙子在门口喊道:"王姐,我的尾号0968,帮我取一下?顺便拿包烟!"“好嘞。”王燕高声应着,手脚利落地翻找包裹。玻璃门上倒映着她忙碌的身影,也映照着货架上那句她亲手写的标语——"驿路有你,便是晴天"。(朱博雅)​​​​​​​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