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银发经济”的幸福密码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4-21 11:35
在湘粤交界的宜章县街头巷尾,一场关于"适老化服务"的温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当老龄化社会与基层治理相遇,这个南岭山麓的小城用"心"作答,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老年卷烟零售户的方寸柜台之间。走访发现,当地烟草部门以"绣花功夫"打造的"银龄服务生态圈",不仅让老年经营者的笑容更灿烂,更在城乡间织就了一张充满人情味的民生网络。
银龄档案里的温度密码:一本台账背后的服务革命 "张叔,您这周的卷烟订单已经自动生成,明天记得确认。"在梅田镇经营小卖部30年的张福生,如今再也不用为记不住订货日期发愁。他手中那本淡蓝色的"银发服务档案",详细记录着经营数据、健康信息和个性化需求,这是当地烟草局为全县263户老年零售户量身定制的"服务指南"。
档案背后,是精准到人的智慧助老体系。客户经理江珂展示着的"银龄看板"数据:红色预警提示滞销商品,绿色标识显示热销趋势,紫色标签标记着老人定期需要的健康检查。当78岁的黄奶奶连续三天未操作订货系统时,系统自动触发人工回访,发现老人因感冒卧床后,青年志愿者当天就送去了药品和热粥。 旋转货架上的生意经:适老化改造激活"银发生产力" 走进玉溪镇"老周商行",90度可旋转的卷烟展示架在阳光下泛着暖光。这个由县局研发的适老化陈列工具,让72岁的周运来只需轻推就能完成商品展示。"以前踮脚取货摔过跤,现在连放大镜价签都配齐了。"老人擦拭着刻有盲文的价格牌,笑容里透着安心。
这样的"银龄店铺"升级计划已在全县铺开。客户服务分部主任杨朝东算过细账:适老道具平均降低30%理货时间,防滑地胶减少80%跌倒风险,而加装LED灯带的货架使晚间销售额提升15%。更令人惊喜的是,11户老人主动学起了直播带货,在孙辈指导下用方言推介土特产,"夕阳红网店"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风景。 青丝白发的传承课:三代人共写的帮扶故事 "爷爷,这个云POS系统就像智能账本......"在迎春镇"诚信商店",636志愿者曾德彪正在教68岁的李建国使用新设备。这样的"青老结对"场景,已成为宜章街头温暖的日常。当地创新的"3+X"帮带模式,让客户经理、子女、636志愿者与老人结成"跨代联盟"。
客户经理陈志英的手机里存着32位老人的生日提醒。她帮扶的独居老人刘奶奶,不仅学会了电子结算,还在大家鼓励下重拾年轻时的刺绣手艺,店铺里的手作香囊成了网红产品。"这些孩子比我亲闺女还贴心。"刘奶奶展示着结对青年送的智能手环,上面实时跳动着心率监测数据。 急救课堂外的生命守护:小店铺变身社区"健康驿站" "左手掌根贴紧胸部,右手扣住左手......"在里田镇的急救微课堂上,65岁的零售户王桂英正认真练习心肺复苏。这场由县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的培训,已让142位老人掌握了急救技能。更令人感动的是,38家店铺主动设置"健康角",血压仪、急救箱、养生茶饮架起社区互助的桥梁。 江珂记得那个暴雨夜:独居的周大爷突发头晕,危急时刻按下柜台旁的SOS按钮,应急小组10分钟赶到送医。现在,这样的"平安铃"已覆盖所有老年店铺,与县医院建立的绿色通道累计挽救过3位老人的生命。健康数据屏上跳动的数字,见证着"生意场"向"生命场"的温暖蝶变。 解忧杂货铺的心灵港湾:柜台内外的人间烟火 "小曾啊,今天留下吃饭吧。"在黄沙镇经营小店的曹奶奶,总爱拉着客户经理话家常。这个20平米的店铺,早超脱了单纯的交易场所——血压测量记录本上记满街坊数据,养生茶饮区常有老人聚会,甚至成了留守儿童寄托钥匙的"安心站"。 心理专家参与设计的"银龄心语"项目,让客户经理们掌握了倾听技巧。在最近的情绪评估中,老年零售户的孤独感指数下降40%,而店铺顾客停留时间平均增加8分钟。
"我们卖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人情味。"正在整理"便民服务角"的零售户老谭如是说。货架上的卷烟与血压仪相映成趣,勾勒出市井生活的温情轮廓。 从智慧档案到旋转货架,从急救课堂到心灵茶座,老龄化社会的破题之道,就藏在那些带着体温的细节里。当"青老结对"实践变成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当服务档案化作老人们眼角的幸福皱纹,这座湘南小城正在用最朴素的智慧诠释:真正的适老化,是让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这样的温暖实践,或许正是烟草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胡镕东)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