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资讯 >

从浙南山城到江南水乡:80后创业者的十年突围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3-25 10:54

  清晨六点半,浙江绍兴马山街道的梧桐树影刚被晨光染成金色,吴建丰的“乐客多便利店”已飘出第一缕熏香,此刻滋滋作响的烤鸡在晨雾中氤氲出诱人香气。

  “七点开始生意会陆续上来,我得提前备餐。”店主吴建丰边说话边将刚出炉的烤鸡涂上秘制酱汁。

  图为吴建丰在为顾客赶制烤鸡

  创业初章平米里的苦涩回忆

  “2013年揣着8万块钱从丽水过来时,真没想到能在绍兴扎根。”站在如今30平米的精致小店里,吴建丰望着对面农商学院的白色教学楼陷入回忆。

  彼时的马山街道尚在开发,周边多是待拆的老厂房。那时,初来乍到的吴建丰每天最愁两件事:怎么让顾客多停留一分钟,以及如何说服供货商给多赊几天账。“最惨淡时全天营业额不到300,整条街晚上就我亮着灯。”他至今记得某个冬夜失落的样子,在收银台后面数硬币凑水电费的场景。

  绝处逢生小店的两次转折

  “2014年,我听了老乡的建议,成功申领了零售烟草证,一下子让我的小店有了生存的底气;2021年,很幸运升级成现代终端,不仅店堂形象好了,店铺智能水平也上来了。”吴建丰点击着双屏机感慨说道。焕然一新的店面每天营业额突破一万,更意外收获了一批固定客源。

  图为吴建丰在店内使用双屏机查看经营数据

  手艺成就商机舌尖上的突围

  2021年,善于观察的吴建丰捕捉到新机遇。“一些学生隔着教学楼窗户总眼巴巴看街边小吃的样子,跟我小时候差不多,当然也让我嗅到了商机。”吴建丰笑着说道。于是缙云烧饼搭配现磨豆浆的套餐日均售出百来份。

  “这可是我们老家的非遗手艺。”吴建丰展示着祖传的饼杖,木柄已被磨得发亮。为适应年轻人口味,他改良出榨菜、奥尔良鸡丝等馅料,深受食客的喜爱。

  图为吴建丰正在为大学生烤烧饼

  累并快乐两个父亲的负重前行

  褪去“吴老板”的身份,这位80后更是两个男孩的父亲。大儿子书包上挂着的便利店出售的学习挂件,小儿子作文本里“爸爸的烤鸡宇宙第一好吃”的稚嫩笔迹,都是他坚持的动力。“每当周末,孩子们都会来店里陪我。”。他掏出手机,屏保是兄弟俩在店门口帮忙理货的照片。

  “平时压力大的时候,只要想想孩子们,我就充满能量。”如今,吴建丰一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购买折扣。“这些孩子和我年少时一样,手头拮据,但眼里有光。”

  精打细算便利店的新零售实践

  走进如今的“乐客多便利店”,会发现诸多“小心机”。购物动线清晰、商品陈列拿取便利、醒目的文创商品等等。现在日均客流量超过百人次,但真正的秘诀在看不见的地方。吴建丰点开双屏机智慧管理系统,显示非烟商品在午间和傍晚会形成“客流高峰”。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他最近正在研究点餐小程序,“大学生校里下单,走到店正好取餐”。对于未来,这位顾客眼里“绍兴诚信商户”的创业者有更大蓝图,就是打造融合社区文化的红色驿站,让便利店成为城市温度的传递者。

  “很多人问我成功的诀窍,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呢?”吴建丰擦拭着玻璃柜台。“不过是把每个坎都当成垫脚石,把每位顾客当成交朋友的机会。就像做烧饼,火候到了,自然香气四溢。”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