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鹭舞苇浪引客来 官塘湿地打卡热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4-14 15:35
暮春的槐林湿地绿意盎然,白鹭翩跹掠过如镜水面,木质栈道上三五成群的游客正举着相机定格美景。三年前的卫星影像里,这里还密布着违建鱼塘的杂乱网格;如今导航地图上,“湿地观鸟栈道”“星空露营地”等标签已覆盖整个区域,周末甚至需要启动临时交通管制。 近年来,安徽省巢湖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与官塘村创新实践“湿地保护+文旅振兴”发展模式,让生态修复成果转化为富民强村的绿色动能,打造生态振兴的“绿色名片”。 退渔还湿织就生态锦绣 过去,围湖造田让这片湿地生态遭到破坏。2021年起,巢湖市烟草专卖局先后派两批人员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工作队到村后,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修复湿地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给村里带来发展新机遇。于是,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以湿地修复为突破口,提出“以湿养产、以产兴村”的发展思路。 在生态修复工作中,驻村工作队联合自然资源部门推进退耕还湿,拆除违建鱼棚,清理河道淤泥。通过种植芦苇、菖蒲等乡土植物,构建“沉水-挺水-浮叶”植物群落,如今这些植物覆盖率达到82%,湿地形成了完善的水体自净系统,重新焕发生机。
湿地生态环境变好后,驻村工作队推出“湿地周末”文旅品牌。6公里长的亲水栈道串联起观鸟台、荷塘月色等八个景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村民王大姐开的农家乐生意火爆,每到周末都要提前预订。她说:“城里人喜欢来吃有机稻虾,拍鸟,自家做的荷叶茶也很受欢迎。” 为鼓励村民参与湿地保护,工作队还推出“湿地保护积分制”。村民参与日常巡护、清理垃圾,就能兑换文旅消费券,形成了保护生态与受益的良性循环。 绿色动能激活振兴引擎 站在新建的观景平台上,能看到光伏路灯沿着绿道排列,生态停车场停满了周边城市牌照的车辆。滨湖草坪上,一顶顶天幕帐篷支起来,孩子们放风筝、嬉笑玩耍。周末的湿地课堂里,研学团队观察植物标本,家长带着孩子用芦苇叶编螳螂;骑行驿站前,亲子家庭排队租观光自行车,露营装备区新到的20套帐篷半小时就租完了。
湿地环境改善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村民老周在观鸟台旁卖咖啡,他说:“周末至少要准备200杯原料,很多人带着孩子能玩上大半天。”
“生态投入带来的回报越来越多。”柳润介绍,水质好了,300亩稻虾田每亩收益提高40%;文旅项目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新增的3处帐篷租赁点,节假日每天收入超过5000元;来游玩的游客里,亲子游客占了65%。现在,这片湿地成了巢湖南岸周末游的热门选择。村口便利店老板娘说:“以前东西不好卖,现在连芦苇编织手册都经常断货!” 暮色中的湿地褪去喧嚣,驻村工作队带着巡护队员打着手电开始夜间生态监测。蛙鸣声声里,生态保护与文旅振兴的协奏曲仍在续写新篇,官塘村的实践印证:当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幸福靠山”,乡村振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