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上的生命之光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5-07 19:10
深夜10点40分,山东临沂市平邑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职工卢斌正在家中休息,突然被邻居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快来,楼下有个孩子快没气了!” 卢斌抓起外套冲下楼,只见一老人瘫坐在地,身旁孩童呼吸微弱,经询问得知,孩子被异物卡喉,已陷入昏迷。 “让我来!”卢斌一把接过孩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反复冲击。“一下、两下、三下……”时间仿佛被拉长,只剩下急促的喘息声和撞击身体的闷响。终于,“咔”的一声,孩子终于吐出异物,女孩哇地哭出声,逐渐恢复意识。当救护车抵达时,孩子脸色已逐渐转红。 这场生死救援的背后,是一粒早已埋下的“生命种子”。 一场培训,点燃守护生命的本能 “现在想想都后怕,但当时手特别稳。”卢斌翻出手机里的培训照片——平邑县局(分公司)会议室内,平邑县中医院专家正在亲身示范气道梗阻急救法,屏幕上正一一列出操作要点。这场培训源自平邑县局(分公司)年初启动的“职工应急知识提升计划”中的一环。
在培训会上,还进一步演示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参与培训职工竞相到急救假人前进行实践练习,掌握要点。 “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但培训后才知道,普通人也能成为‘第一响应人’”职工姜洁感慨。那次讲座后,她特意买了个急救包放在车里。 卢斌救人事迹发生后,平邑县局(分公司)特意印发号召向卢斌学习的通知,更让全局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守护生命没有旁观者,应急课不是选修,是必修!”分管负责人鞠强的发言掷地有声。 小镜头,照亮大安全 “咔嚓!”城关烟站仓库内,职工张洁蹲在仓储旁,手机镜头对准了一截裸露的电线。照片刚传进“安全随手拍”微信群,安全部门人员立刻回复,“绝缘层老化,已安排人员带工具出发。”半小时后,维修工老王一边缠胶带,一边念叨:“这要是漏电起火,后果不敢想……” 这样的场景,在平邑县局(分公司)已成为常态。今年推出的“安全随手拍”活动,让每位职工都成了“安全侦探”。 插座负荷过大、消防通道停车、设备防护罩缺失……收集镜头捕捉的隐患,被制作成“安全热力图”定期公示,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干部职工对安全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利用消防应急广播,每日在固定时间段播放安全应急知识,提高员工安全应急知识储备和防范化解能力。”“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放区,配置水基灭火器……” 在“安全随手拍”的鼓励下,一个个安全管理小改小革也层出不穷,安全隐患排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从柜台到田间的温度 “老李,你这插座线都搭在地上,经过的人很容易被绊倒!”客户经理方振宇走访零售户时,发现超市老板老李的收银台扯出一条插排线。两天后,他带着线槽、双面胶将线固定在墙上。老李逢人就夸:“小方比我还上心!” 客户经理陈峰和团队拍摄的《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短视频,初衷再简单不过——“让安全知识沾上泥土味,落到心坎里”。视频里以客户经理拜访零售客户的一天为故事主线,将出行安全、用电安全、金融安全、经营安全、办公安全等方面纳入宣传内容,生动演示了安全生产经营注意事项。 “陈经理演得好,咱也跟着增长了不少安全知识。”城区零售户老孙打趣。 在田间地头,生产技术员季德建反复叮嘱:“农药存储要避光,农机操作要注意操作程序!” 同时,烟站技术员引导帮助农户形成定期检查农机设备和维护保养的习惯,让农机设备安全使用理念扎根乡土。 守护生命没有边界,从职工到客户,从仓储到店面、田间,每一份微光都是金叶情怀的延续。正如职工们常说:“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握在手里的行动。”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