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旅到货架:烟火气中的“数智兵法”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4-15 11:24
清晨六点的农贸市场门口,蒸腾的热气裹着方言俚语漫过街巷。50岁的苏红夫推开卷帘门,身后五十平米的店铺如同苏醒的棋局,百年香榧罐与智能终端共享一方柜台。在这个喧闹的市井要塞,这位有过军旅经历的退役军人,正用一套独特的“菜场经济学”,让传统铺面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 货架即展台,五旬店主巧用“场景陈列术” 每天一早,身为红夫烟酒商行老板的他总会雷打不动地重新整理货架。在农贸市场络绎不绝的人潮中,苏红夫深谙“门面即战场”的道理。从普通卷烟到粮油冷饮,从酒品主题陈列到特产集中陈设,每一个角落苏老板都认真思考。
图为苏红夫在整理酒品的柜台 “来的人不一样,想要买的东西也都不一样,陈列看起来只是个门面问题,但怎么让大家更快看到好商品,怎么让消费者驻足选购,这里面可太有讲究了。”苏老板擦拭着新添置的展示货架说道。通过前后分区、主题陈列和光影配合,这家五十平米的店铺总能让匆忙的顾客放缓脚步,在视觉享受中自然产生消费欲望。 方寸藏风物,农贸门口经营“地域特产经” “这是我们诸暨的特产香榧,外面很少能见到这种果子,就连诸暨也只有枫桥镇那边才有香榧树,香榧树越老结的香榧越香,我们本地人过年招待客人或者送礼香榧都是必不可少的。”苏老板熟稔又热情大方地介绍起诸暨特产香榧,引得顾客对香榧十分满意且好奇。
图为苏红夫向消费者介绍诸暨土特产香榧 土特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地域特点和当地风情。现如今,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苏红夫熟悉并了解诸暨特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总是能抓准节庆时节,宣传销售本地特产商品,让消费者在旅游之余,也能带回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这也为自己的店铺注入文化底蕴,为商品销售创造更大的市场机会,展示了实体经济的风采。 沙盘转云盘,退役军人亮出“数字实力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说起“修炼”经营技能,苏老板对自己的转变很是满意:“多亏了自己以前当过兵,现在50岁了还是喜欢多学点儿技能傍身。以前开店做生意我都只会问顾客要买什么,参加诸暨烟草的经营技能培训活动后,我开始主动给顾客推荐卷烟,还学会了用终端系统看店铺数据,现在经营状态我心里明白着呢!”
图为苏红夫使用双屏机通过数据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经营技能,苏红夫积极参加营销技能培训活动,学会使用数智工具辅助自己的经营,用好数据分析工具,利用终端管理系统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营业时间、备货数量等,进一步提升店铺经营精确性,提高店铺盈利水平。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苏老板将部队里锤炼出的细致作风融入日常,每日精心维护商品陈列与店铺卫生,反复练习讲解农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潜心钻研店铺管理系统。经营店铺时,他始终保持着“战备状态”,在家乡市场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市井生意经”。(袁凤仪)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